移动版 | 客服中心 咨询电话:028-61300000
当前位置:首页 > 健康资讯 >热点资讯

医院托管:一道难解的方程

时间: 2016-09-08 阅读:484 来源:  新医界
  医疗市场的争夺战越来越硝烟弥漫,其中医院托管是各方都在运用的利器。从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以来,越来越多的“先锋军”发现,运用社会资本独立举办民营医院,不断遭遇各种困境,从技术、人才到设备资源都受制于人,而公立医院在医疗资源的各个方面都得天独厚,优势不可比拟,所以社会资本垂涎公立医院也非一天两天,总是想法设法介入公立医院,直到有些社会资本发现了“托管”这一武器。
  从21世纪初期开始,医改方向开始倾向于市场化。社会资本瞅准了一些公立医院经营上的困境,开始以组建医院管理集团的方式托管部分公立医院,或者托管部分科室,运用市场营销的灵活机制,企业化的管理方法,改造和运营公立医院。几乎同时,大型公立医院也相中了部分民营医院灵活创新的运营理念,运用自身技术、人才资源优势,托管民营医院。
  在将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,医疗市场充斥不同类型的托管医院,这也让很多托管医院呈现混合所有制的态势,很难分辨出鲜明的公立或民营身份。同时,托管医院也出现喜忧参半的发展状况,一方面,受托管医院得到了快速发展,摆脱原先的窘境,另一方面,不同所有制和营利、非营利之间的碰撞也越发激烈,体制和机制的矛盾让医院暴露出很多问题,一些托管科室更是出现社会问题,为人所诟病。
  在第一波托管热退潮后,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和国家不断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办医,托管再次成为医改的潮头风口。但这一波托管潮,更多闪现的是公立医院尤其是大型三甲医院的身影。越来越多的三甲医院运用托管武器,兴建医联体,形成医联体内部的多级诊疗体系,形成患者医联体内部的多级流动。与之相反,民营医疗管理集团托管医院却遭遇更多的对抗,发展迟滞,甚至遭遇危机。
  那么,受到各界关注和行业主管部门支持的公立医院托管模式,难道真如各界期待的那样,是今后医改的发展方向吗?进而公立医院托管模式会不会形成对医疗资源新的束缚和垄断,反遭其害的还是广大患者?
  不可否认,大型三甲公立医院托管一、二级公立医院和部分民营医院,甚至跨地域托管外省医院,组建大型医联体对公立医院打破固有的僵化机制,和运用现代管理体制有促进作用,但是也带来很大弊病。
  首先,造成受托管民营医院丧失其独立性,甚至丧失自我造血能力,完全依靠三甲医院提供技术和人才资源,成为其附庸和末梢触角。同时,也限制了民营医院拓宽其服务领域的能力,使灵活的民营医院发展遭遇管理束缚。
  其次,挤压社会办医的生存空间,大型三甲医院已然是巨无霸的体量,通过托管其他医院,造成医疗资源的进一步集中,一些独立社会办医机构如果试图生存发展,会发现只有被托管才能行得通,否则更难获得技术和人才资源。
  第三,大型三甲公立医院的管理体系并不利于医生自由执业,只能在医联体内部多点执业,而且可能是伪多点执业,这进一步束缚了医生独立开办私人诊所,或者造成家庭医生签约流于形式的状况,不但没有缓解患者看病难、看病贵的状况,而且使患者就医更为集中,出现患者“虹吸”效应。
  所以,从医改发展的角度来看,医院托管只能是已改过程中的一个过渡现象,而非医改解决方案。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看,医改仍然要以消费者的利益为核心,体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引进体现多方面利益的董事管理体制,彻底对公立医院进行改革,鼓励医疗市场的充分竞争,而不是一方面鼓励社会办医,同时又支持大型医联体建设,发出互相矛盾的声音,让医疗市场无所适从,让医改沦为难解的方程。
猜你喜欢
阅读排行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