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痛(abdominal pain)指从肋骨以下到腹股沟以上部分的疼痛, 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。腹痛可分为急性腹痛与慢性腹痛两类。腹痛的病因极为复杂,包括炎症、肿瘤、出血、梗阻、穿孔、创伤及功能障碍等。轻微的腹痛多半是消化不良等胃肠道小毛病所引起的。持续性严重的腹痛可能是十分严重的疾病。从医学来分,腹痛还可以分为内科腹痛和外科腹痛。鉴别这两者有时候十分必要,因为内科腹痛无须手术治疗,而外科腹痛,则必须手术处理,例如急性肠穿孔,若延误诊断及手术,可继发弥漫性腹膜炎、败血症、感染性休克等,后果可能十分严重,抢救不及时,有生命之虞。所以,临床上对于腹痛需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对待。
注意:肚子痛(腹痛)是个广泛的概念,原因非常多,绝不仅胃痛,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肚子痛等同胃痛,更不能乱吃药。腹痛包括内脏性腹痛、躯体性腹痛及感应怀腹痛三者。
病因学
腹痛的病因千万种,必须得非常认真小心鉴别方可做出正确诊断,有时即使如此,也难免误诊。因为腹痛不仅可以发生在腹腔内部的器官病变,尚可发生于腹腔外,比如胸腔器官,甚至一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引起腹痛,这往往导致误诊,比如铅中毒、过敏性紫癜、胃肠型癫痫、酮症酸中毒等这些腹腔外的疾病,可以以腹痛为首要症状,而其他症状并不明显或暂时未表现出来,这就加大了诊断的困难,容易误诊。莫说腹腔外的疾病千万种变化,单说腹腔内的疾病就已经非常多,因为腹腔内不同器官(肝肾胰脾胃肠等)、不同病变(炎症、梗阻、穿孔、肿瘤、缺血等)都可出现腹痛,要想确诊,必须结合病人的病史(疼痛的起病时间、诱因、加重/缓解因素、伴随症状等)、临床表现、相关辅助检查才能做出诊断。一些较为简单的疾病,比如急性胃肠炎,可以通过询问简单的病史便可做出诊断,但万万不可草率诊断,因为疾病的复杂性,有时候疾病模仿疾病可以非常相似,若没有仔细盘问病史,做体格检查,则有可能误入诡异疾病的圈套,从而误诊。比如把宫外孕破裂误诊为急性胃肠炎、把胃穿孔误诊为急性阑尾炎、把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误诊为急性肠炎等等,最终造成严重后果。对于女性患者的腹痛,必须要考虑到妇科疾病,所以月经史、生育史、性交史是必须要问的项目,而且要非常认真。因为有些病人会刻意隐瞒病史。医务工作人员在与疾病打交道时,不可能做到绝无误诊,但我们要朝这个目标出发,争取避免误诊。下面就常见的引起腹痛的病因做一简要概括。
腹内病变
肠系膜动脉栓塞、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、脾梗死、肾梗死、夹层动脉瘤、主动脉瘤等。
肠系膜动脉硬化、腹主动脉瘤等。
贲门痉挛、非溃疡性消化不良、肠易激综合征、肝脾曲综合征、肝炎后综合征、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等。
腹外病变
膈胸膜炎、肋间神经痛、急性心肌梗塞、急性心包炎、心力衰竭、食管病变等。
临床表现
腹痛的部位常提示病变的所在,是鉴别诊断的重要因素。不过许多内脏性疼痛常定位含糊。所以压痛的部位要较病人主觉疼痛的部位更为重要。疼痛的放射部位时诊断亦有一定的提示作用,如胆道疾病常有右侧肩背部的射痛、胰腺炎的疼痛常向左腰部放射。肾绞痛则多向会阴部放射等。
腹痛的程度在一定的意义上反映了病情的轻重。一般而言、胃肠道穿孔、肝脾破裂、急性胰腺炎、胆绞痛、肾绞痛等疼痛多胶剧烈,而溃疡病、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疼痛相对轻缓。不过疼痛的感觉因人而异,特别在老人,有时感觉迟钝,如急性阑尾炎、甚至直到穿孔时才感腹痛。疼痛的性质大致与程度有关,剧烈的痛多被患者描述为刀割样痛、绞痛,而较缓和的痛则可能被描述为酸痛、胀痛。胆道蛔虫症患者的疼痛常被描述为钻顶样痛,则较有特征。
腹痛节律对诊断的提示作用较强,实质性脏器的病变多表现为持续性痛、中空脏器的病变则多表现为阵发性。而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则多见于炎症与梗阻同时存在情况,如胆囊炎伴胆道梗阻、肠梗阻后期伴腹膜炎等情况时。
腹痛的伴随症状在鉴别诊断中甚为重要。伴发热的提示为炎症性病变。伴吐泻的常为食物中毒或胃肠炎、仅伴腹泻的为肠道感染、伴呕吐可能为胃肠梗阻、胰腺炎。伴黄疸的提示胆道疾病。伴便血的可能是肠套叠、肠系膜血栓形成。伴血尿的可能是输尿管结石。伴腹胀的可能为肠梗阻,伴休克的多为内脏破裂出血、胃肠道穿孔并发腹膜炎等等。而如上腹痛伴发热、咳嗽等则需考虑有肺炎的可能,上腹痛伴心律紊乱、血压下降的则心肌梗塞亦需考虑等等。
腹部的体征是检查的重点。首先应查明是全腹压痛还是局部压痛。全腹压痛表示病灶弥散、如麦氏点压痛为阑尾炎的体征。检查压痛时尚需注意有无肌紧张与反跳痛。肌紧张往往提示为炎症,而反跳痛则表示病变(通常是炎症——包括化学性炎症)涉及腹膜。不定期需注意检查有无腹块,如触及有压痛和边界模糊的腹块,多提示为炎症。无明显压痛,边界亦较清晰的肿块,提示有肿瘤的可能性。肿瘤性的肿块质地皆较硬。肠套叠、肠扭转闭袢性肠梗阻亦可扪及病变的肠曲,在小儿小肠中的蛔虫团、在老人结肠中的粪便亦可能被当作“腹块”扪及。
在腹壁上看到胃型、肠型,是幽门梗阻、肠梗阻的典型体征。听到亢进的肠鸣音提示肠梗阻,而肠鸣音消失则提示肠麻痹。
下腹部和盆腔的病变,常需作直肠指诊、右侧陷窝触痛或扪及包块,提示阑尾炎或盆腔炎。直肠子宫陷窝饱满、子宫颈有举痛可能提示宫外孕破裂等等。
由于腹外脏器的病变亦可引起腹痛,故心和肺的检查必不可少。体温、脉搏、呼吸、血压反映患者的生命状况,当然不可不查。腹股沟部位是疝好发之所,检查中不可忽略。锁骨上淋巴结肿大,可提示腹腔内肿瘤性疾病,体检时应加重视。
鉴别诊断
引起腹痛的疾病甚多,兹举最常见和较有代表性者分述如下:
治疗措施
腹痛者应查明病因,针对病因进行治疗。有些如绞窄性肠梗阻、胃肠道穿孔、坏死性胰腺炎、急性阑尾炎等尚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。腹痛的治疗不是首要问题,首要问题应该是诊断的问题,我们必须正确诊断腹痛的原因,然后根据不同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。而如果诊断未明,仓促采取治疗措施,有可能酿成惨剧。比如肠系膜动脉栓塞病人,若误诊为简单的胃肠炎,而采取一般的止痛、抗炎、休息等治疗,那么缺血的肠系膜将坏死,这可能是致命的。
腹痛的治疗包括:
中医
腹痛,证名。出《素问。举痛论》。包括脘腹、胁腹、脐腹、少腹等部位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痛在胃之下,脐之四旁,毛际之上,名曰腹痛。”《医宗必读》卷八:“腹痛分为三部,脐以上痛者,为太阴脾;当脐而痛者,为少阴肾;少腹痛者,为厥阴肝及冲脉、大小肠。”《医学举要》卷三:“腹痛一证,分无形、有形。……大抵在脏者,以肝脾肾为主;在腑者,以肠胃为主。”《万病回春》卷五:“腹痛有寒、热、食、血、湿、痰、虫、虚、实九般也。”另有蓄血、症瘕等亦可引致腹痛。《景岳全书。杂证谟》:“痛有虚实,……但当察其可按者为虚,拒按者为实;久痛者多虚,暴痛者多实;得食稍可者为虚,胀满畏食者为实;痛徐而缓、莫得其处者多虚,痛剧而坚,一定不移者为实;痛在肠脏中,有物有滞者多实,痛在腔胁经络为实,不干中脏而牵连腰背,无胀无滞多虚。”《隘村医诀》卷上:“腹痛之证,有寒、有热、有死血、有食积、有湿痰、有虚、有实。若绵绵痛而无增减者,寒也;时痛时止者,热也;每痛有处,不行移者,死血也;痛甚欲大便,利后痛减者,食积也;痛而小便不利者,湿痰也。其诸痛虚实,更宜详辨。痛而胀闷者多实,不胀不闭者多虚;拒按者多实,可按者为虚;喜寒者多实,喜热者多虚;饱则甚者多实,饥则甚者多虚;脉实气粗者多实,脉虚气少者多虚。新病多壮多实,久病年衰者多虚;补而不效者多实,攻而愈剧者多虚。”关于治疗,龚廷贤谓:“治之皆当辨其寒热虚实,随其所得之症施治。若外邪者散之,内积者逐之,寒者温之,热者清之,虚者补之,实者泻之,泄则调之,闭则通之,血则消之,气则顺之,虫则追之,积则消之。加以健理脾胃,调养气血,斯治之要也。”(《寿世保元。腹痛》)提示了大法。
健康客温馨提示:能为您提供健康服务,我们感到非常荣幸。但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就诊医生的指导,祝您早日康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