脂溢性皮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皮肤炎症变化。多发生于青壮年,男性多于女性,并常同时伴发寻常痤疮与酒皶鼻,初生后3~4个月的婴儿也易见。
皮疹好发于皮脂腺较丰富的部位,如头皮颜、鼻甲沟、外耳、胸骨前、腑窝、臀缝等处常自头部开始向下蔓延。皮疹为略带黄色的红斑或粉红斑,大小不一,边界明显和边缘不整齐,有鳞屑型皮疹呈斑片状,表现有油腻性鳞屑和痂皮型,皮疹表面油腻性鳞屑厚积,结成痂皮。其中以头皮脂溢性皮炎最多,脂溢性皮炎自头皮开始发病,先为小片边界不明显的红斑,其上有少许油腻性鳞屑,皮疹可逐渐扩大融合,甚者可波及整个头皮、至延及领近部位。油腻性鳞屑厚积,可结成痂皮,可有中度痒感,抓破后可发生糜烂、渗液。有时可伴脂溢性脱发。
还可出现面部脂溢性皮炎,皱褶部和屈曲部的脂溢性皮炎等。成人患者一般病程为慢性经过,易复发,并易伴并发症如毛囊炎等。
诊断与鉴别诊断
在皮脂溢出基础上发生,常自头部开始向下蔓延,好发于皮脂分布较多的部位,具有油腻性鳞屑性黄红色斑片,边界清楚,自觉瘙痒,诊断尚不困难,但须与这些疾病鉴别:
脂溢性皮炎的治疗
全身治疗
维生素B2、维生素B6,瘙痒剧烈时可用镇静剂、止痒剂。其他如维生素C、硫代硫酸钠等静脉注射。
局部治疗
以溶解脂肪、角质剥脱、消炎止痒为主。常用药物有硫磺、雷锁辛、煤焦油、水杨酸、硫化硒、咪唑类等,按照不同部位、不同皮损选用不同的剂型。比如头皮上可用50%乙醇和35%水中加入15%丙二醇外涂。
有报道2%采乐洗剂、洁尔阴等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效果好
预防
限制多脂、多糖饮食、多吃蔬菜。少用热水肥皂洗头。避免各种机械性刺激。